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可通过低嘌呤饮食、增加水分摄入、补充维生素C、适量摄入乳制品、避免酒精等方式辅助治疗。痛风通常由嘌呤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遗传因素、肥胖、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是控制尿酸的关键。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沙丁鱼等高嘌呤食物,选择白菜、黄瓜、鸡蛋等低嘌呤食材。长期坚持可降低血尿酸水平约15%-20%。
每日饮水2000-3000ml能促进尿酸排泄。建议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等碱性饮品,分次少量饮用。充足水分可使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
每日500mg维生素C可抑制尿酸合成。柑橘类水果、猕猴桃、青椒等食物富含天然维生素C。临床研究显示规律补充维生素C能使血尿酸下降30-50μmol/L。
脱脂牛奶、酸奶含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每日300ml低脂乳制品可使尿酸排泄增加10%。乳制品中的糖巨肽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关节肿痛。
啤酒含嘌呤且代谢产生乳酸,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烈酒和红酒同样会升高血尿酸水平。戒酒可使痛风发作风险降低75%,血尿酸下降约60μmol/L。
除饮食调整外,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控制体重在BMI<24。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秋水仙碱等药物。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长期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减少痛风石形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