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病毒可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高温处理、75%酒精、过氧化氢等方式灭活。
次氯酸钠84消毒液、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破坏病毒蛋白质结构。使用时需按说明书稀释,适用于地面、台面等环境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金属制品消毒后需清水擦拭以防腐蚀。
波长254nm的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可灭活物体表面病毒。需注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消毒时需撤离人员,灯管距离被消毒物不超过1米,定期用酒精棉擦拭灯管保持透光率。
56℃持续30分钟或煮沸15分钟可灭活病毒。餐具、毛巾等耐热物品建议煮沸消毒,纺织品可用蒸汽熨斗高温熨烫。医疗器械需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温度需达121℃维持20分钟。
乙醇浓度75%时渗透性最佳,能迅速使病毒蛋白变性。适用于小件物品如手机、钥匙的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保持1分钟以上。需远离火源,不建议大面积喷洒以防火灾风险。
3%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强氧化作用破坏病毒核酸,适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雾化过氧化氢可用于空气消毒,需专业设备操作。与金属接触可能产生腐蚀,消毒后需彻底冲洗。
日常需保持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需增加消毒频次。外出归来及时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衣物可悬挂通风处晾晒。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