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年轻人痛风可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但难以彻底根治。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遗传因素、肥胖、饮酒过量、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疼痛。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需长期服用以维持血尿酸水平<360μmol/L。药物治疗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的摄入,每日嘌呤总量控制在200mg以下。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的摄入,樱桃富含花青素可辅助降尿酸。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啤酒尤其易诱发痛风发作。
肥胖者需通过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和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建议每月减重2-4kg。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急性发作,应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并注意补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
痛风常合并代谢综合征,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等症状。需同步控制血压血糖,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影响尿酸排泄,用药前需评估风险。
定期检测血尿酸和肾功能,尿酸水平达标后仍需每3个月复查。关节超声可发现尿酸盐沉积,慢性患者需警惕痛风石和关节畸形。寒冷刺激、外伤等诱因需尽量避免。
年轻痛风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每日保持适量饮水,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应激状态。烹饪方式建议蒸煮替代油炸,可适量饮用苏打水中和尿液。若每年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痛风石,需风湿科专科治疗评估生物制剂使用指征。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并冰敷,48小时内就医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