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康复后存在复发可能,复发风险与病原体残留、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环境刺激、治疗不彻底等因素相关。
部分细菌或病毒可能在肺组织内潜伏,当免疫力下降时重新活跃。结核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易出现持续感染,需通过痰培养或血清学检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情况。
糖尿病、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免疫功能受损,肺泡巨噬细胞清除能力下降。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补充维生素D和蛋白质增强防御。
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破坏,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有关。需控制原发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随访。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粉尘或吸烟环境会损伤气道纤毛运动功能。复发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需使用空气净化器并严格戒烟。
过早停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株残留,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完成规定疗程后应复查胸部影像,必要时延长莫西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周期。
康复期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增加深海鱼、蘑菇等抗炎食物摄入。若出现持续低热、痰量增多或活动后气促,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合并结构性肺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随访肺功能,气候变化时注意佩戴口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