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晚期合并骨折可通过镇痛治疗、营养支持、骨折固定、抗肿瘤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胃癌晚期通常由肿瘤转移、骨质破坏、营养不良、长期卧床、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胃癌骨转移常引发剧烈疼痛,需采用阶梯镇痛方案。轻度疼痛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疼痛需联合曲马多、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疼痛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胃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骨折后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建议每日补充乳清蛋白粉30g,配合高钙食物如奶酪、虾皮。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短期使用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维生素D等营养素。
病理性骨折需根据部位选择外固定支架或髓内钉固定。脊柱骨折可采用椎体成形术,四肢骨折优先考虑创伤小的闭合复位。固定后需评估肿瘤对骨质的侵蚀程度,必要时辅以局部放疗。
针对原发灶可使用替吉奥、奥沙利铂等化疗方案,骨转移灶可采用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活性。HER-2阳性患者可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疾病双重打击易引发焦虑抑郁,建议每周进行2-3次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情绪,正念训练有助于疼痛耐受。家属应参与心理支持,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过度悲伤。
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床边活动,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饮食采用少食多餐模式,优先选择鱼肉、蛋羹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肿瘤标志物,疼痛评分超过4分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卧床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