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与牙周炎存在双向关联,高血糖状态会加重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炎症也会影响血糖控制。两者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包括免疫调节异常、微循环障碍、炎症因子释放、口腔菌群失衡、组织修复能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吞噬杀菌能力降低,无法有效清除牙周致病菌。同时高血糖环境促进促炎细胞因子如IL-6、TNF-α过度分泌,加速牙槽骨吸收。控制血糖至7.8mmol/L以下可改善免疫功能。
长期高血糖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牙龈组织供氧不足,局部抵抗力下降。临床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易出血,牙周袋内厌氧菌繁殖加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牙周探诊检查。
牙周炎产生的C反应蛋白等炎症介质通过血液循环加重胰岛素抵抗。研究显示重度牙周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升高1.5%。系统抗炎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药物。
糖尿病患者唾液糖分升高,促进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定植。这些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会进一步破坏胰岛β细胞。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有助于维持菌群平衡。
高血糖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减少,导致牙周手术后愈合困难。血糖>11.1mmol/L时建议暂缓牙周手术,优先进行基础治疗如龈下刮治、根面平整。
糖尿病患者需每年接受2次专业牙周检查,日常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推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食物,避免含糖饮料。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和牙周健康。出现牙龈自发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和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