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基因突变、不良生活方式、辐射暴露、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是主要诱因,未生育或晚育、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等生理特点会增加风险。哺乳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患病概率,必要时需内分泌治疗。
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终身患病风险达70%,可能与TP53、PTEN等基因缺陷有关,通常表现为家族中多人发病或年轻化发病。基因检测可辅助早期筛查。
酗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行为会促进肥胖,脂肪组织分泌的芳香化酶可转化雄激素为雌激素。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地中海饮食模式具有预防作用。
胸部接受过量电离辐射如多次CT检查,或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等致癌物可能诱发细胞突变。从事放射相关工作需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可能恶变,通常伴随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定期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可实现早诊早治。
保持理想体重、限制酒精摄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风险,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性药物干预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