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阴道出血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激素失调、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激素疗法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出血:

排卵期出血表现为月经中期少量点滴出血,持续2-3天,与卵泡破裂后雌激素波动有关。月经前后少量褐色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激素水平紊乱:

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常伴随月经周期改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促黄体生成素升高有关,通常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

3、生殖道感染:

宫颈炎或阴道炎引起的出血多伴有异味分泌物,常见病原体包括霉菌、滴虫或细菌。急性期可见接触性出血,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采用甲硝唑、克霉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子宫结构异常:

子宫肌瘤或息肉导致的出血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能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黏膜下肌瘤常引起贫血症状,可通过宫腔镜切除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5、恶性病变风险:

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早期表现为绝经后出血或性交后出血,通常伴随消瘦、下腹疼痛。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需进行宫颈TCT和活检确诊,早期可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建议每日记录出血时间与特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适度进行瑜伽或快走等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血期间禁止盆浴与性生活。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随严重腹痛、发热,需立即进行阴道超声与肿瘤标志物检查。长期异常出血者应每半年复查一次HPV和妇科B超,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