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可检测出多数临床未触及的早期乳腺癌,准确率约70%-90%。乳腺X线对钙化灶敏感度高,能发现微小钙化等早期癌变征象,但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穿透力有限。
乳腺X线通过低剂量X射线成像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利用腺体与肿瘤组织的密度差异识别病变。典型乳腺癌在影像中表现为星芒状肿块或簇状钙化,导管原位癌多呈现为沿导管分布的细小钙化点。
对50岁以上女性检出率可达85%,40-49岁降至65%-75%。直径>2cm的浸润性癌检出率超过90%,但<1cm的肿瘤可能漏诊。致密型乳腺组织中,X线对非钙化性病变的敏感度下降30%-50%。
对微小钙化灶的识别优于超声和MRI,能发现0.1-0.5mm的恶性钙化。可检出临床触诊阴性的导管内癌,降低20%-30%的乳腺癌死亡率。配合压迫技术可提高图像清晰度,减少组织重叠干扰。
致密型乳腺中肿瘤可能被腺体掩盖,假阴性率约10%-15%。对黏液癌、小叶癌等特殊类型敏感性较低。年轻女性因腺体致密,建议联合超声检查提高检出率。
高危人群推荐X线联合乳腺MRI,可使检出率提升至95%以上。超声能补充检测X线难以发现的囊实性肿块,弹性成像可辅助判断肿块性质。新型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能减少组织重叠造成的假阳性。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1-2年进行乳腺X线筛查,高风险人群需缩短间隔。日常注意乳房自检,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凹陷及时就医。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BMI<25、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筛查异常时需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或MRI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