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胆囊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中医调理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头孢类抗生素等。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利胆功效;细菌感染时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炎症。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糙米等粗粮;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胆囊负担。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胆汁排泄;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会增加胆囊收缩负担;戒烟限酒减少胆囊刺激。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属肝胆湿热证,可选用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方剂疏肝利胆;针灸选取胆俞、阳陵泉等穴位缓解疼痛;耳穴压豆辅助调节胆汁分泌。
反复发作或合并胆囊结石者可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功能严重丧失时需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需注意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可能。
慢性胆囊炎患者日常可饮用菊花决明子茶辅助清热利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保持情绪舒畅对肝胆功能调节尤为重要,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壁变化,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