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是怎样引起的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附件炎可能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手术操作感染、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附件炎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附件炎最常见的原因,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通过阴道上行感染输卵管和卵巢,引发炎症反应。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和衣原体感染是重要诱因,不洁性行为或性伴侣携带病原体可增加风险。急性期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慢性反复感染可能需延长疗程。

2、邻近炎症蔓延:

盆腔内其他器官的炎症可直接扩散至附件,如阑尾炎、结肠炎或盆腔腹膜炎。炎症通过淋巴系统或直接接触传播,导致输卵管充血水肿。患者常伴有原发部位疼痛转移至下腹,可能出现腹泻或排尿困难等伴随症状。治疗需同时控制原发感染灶,联合广谱抗生素如甲硝唑覆盖厌氧菌。

3、手术操作感染:

宫腔手术如人工流产、刮宫术或放置节育器时,器械可能将细菌带入生殖道。手术创伤破坏宫颈黏液屏障,使病原体更易上行感染。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需警惕附件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可降低风险,严重感染需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异物。

4、免疫力下降:

长期疲劳、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免疫抑制剂使用会削弱局部防御能力。生殖道菌群失调使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如葡萄球菌或链球菌。这类患者炎症易反复发作,可能形成输卵管积水或盆腔粘连。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力。

5、卫生习惯不良:

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频繁阴道冲洗或穿着透气性差的化纤内裤,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碱性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繁殖,经血逆流时更易将细菌带入输卵管。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含香料卫生产品,月经期间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

预防附件炎需注重生殖健康管理,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急性期卧床休息并避免剧烈运动,下腹热敷可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慢性患者可尝试低频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但反复发作伴有输卵管阻塞时,需评估是否需腹腔镜手术松解粘连。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排除脓肿破裂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