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咳嗽确实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主要根据持续时间区分。急性咳嗽通常持续3周以内,慢性咳嗽则持续8周以上,两者在病因、伴随症状及处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急性咳嗽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常见病因包括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或流感。患者常伴随鼻塞、咽痛、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如增加水分摄入、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通常具有自限性,1-2周内可自行缓解。
慢性咳嗽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出现夜间咳嗽加重、反酸烧心或喘息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检查、肺功能测试等明确病因,针对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急性咳嗽80%以上为病毒感染所致,而慢性咳嗽中非感染因素占主导。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刺激既可诱发急性咳嗽,也可能成为慢性咳嗽的持续诱因。过敏体质人群更易发展为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通常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即可诊断,慢性咳嗽则需要影像学检查、过敏原检测等辅助手段。胸部X线可鉴别肺炎、肺结核等器质性疾病,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确诊价值。
急性咳嗽以缓解症状为目标,慢性咳嗽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对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可尝试经验性治疗,如使用孟鲁司特钠改善气道高反应性。顽固性咳嗽需排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特殊病因。
咳嗽期间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咳嗽患者可饮用蜂蜜水缓解咽部刺激,慢性咳嗽患者应定期进行呼吸训练。吸烟者必须戒烟,接触粉尘等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防护。若咳嗽伴随咯血、呼吸困难或体重下降,应立即就医排查肺部肿瘤等严重疾病。日常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性咳嗽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