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口臭及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刺激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表现为剑突下或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灼烧感。疼痛多与进食相关,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可能暂时缓解。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溃疡灶,碳13/14呼气试验可确诊感染。
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胃内尿素产生氨气,同时胃酸分泌异常,引发频繁打嗝、反酸。患者常感觉咽喉部酸苦液体反流,平卧时症状加重,可能伴随胸骨后烧灼感。长期反流可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需通过抑酸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
胃黏膜炎症反应会影响胃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早饱感、餐后腹胀。患者可能出现对油腻食物厌恶,严重时见到食物即产生恶心感。这种情况与胃泌素分泌紊乱相关,根除治疗后多数患者食欲可逐渐恢复。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经呼吸排出形成特征性口臭。这种口臭刷牙无法消除,常伴有舌苔厚腻。约70%的顽固性口臭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系统抗菌治疗。
长期消化不良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非刻意体重减轻。若合并胃溃疡出血,可能伴随贫血、乏力等症状。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需及时进行粪便潜血检查和营养评估。
日常应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建议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发酵面食等食物维护胃肠菌群平衡,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根除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确认疗效。合并胃溃疡患者应定期胃镜随访,观察黏膜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