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筛查需注意筛查前准备、检查时机选择、检查方式区分、结果解读和后续随访五个关键事项。

1、筛查前准备:

筛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栓剂,防止影响细胞采集质量。月经期间不宜检查,建议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急性阴道炎患者需先治疗炎症后再筛查,避免假阳性结果。妊娠期女性可推迟至产后6周检查,紧急情况下需医生评估风险。

2、检查时机:

21岁以上或有3年以上性生活的女性应开始定期筛查。30岁前建议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TCT,30岁后可选择TCT联合HPV检测,双阴性结果可延长至5年筛查一次。65岁以上连续多次筛查阴性者可咨询医生终止检查。接种HPV疫苗后仍需按常规间隔筛查。

3、检查方式:

传统巴氏涂片通过宫颈刮取细胞检查,准确率约60%。液基细胞学TCT技术将细胞保存在液体介质中,检出率提升至85%。HPV检测能发现高危型病毒感染,与TCT联合可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阴道镜活检适用于初筛异常者,通过醋酸染色和碘试验定位可疑区域取样。

4、结果解读:

TCT报告ASC-US提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需结合HPV结果判断。LSIL表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与HPV感染相关。HSIL提示高度病变,需阴道镜进一步评估。AGC非典型腺细胞可能来源于子宫内膜或输卵管,需额外检查。确诊癌变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级分期。

5、随访管理:

筛查异常者需根据分级采取不同随访策略。ASC-US伴HPV阳性或LSIL建议6-12个月复查。HSIL需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锥切术。持续HPV感染需监测病毒载量和E6/E7 mRNA表达。治疗后患者前2年每3-6个月复查TCT+HPV,5年内无复发可回归常规筛查。

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感染风险。适量补充叶酸、维生素A/C/E等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宫颈上皮修复。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减少雌激素对宫颈的刺激。吸烟者需戒烟,烟草代谢物会加速宫颈上皮异型增生。30岁以上女性建议接种HPV疫苗作为一级预防措施,但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排液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筛查结果排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