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和乏力。这些症状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心肌缺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患者常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沉重感。这种不适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胸闷通常在体力负荷增加时出现,如爬楼梯、快走等,与心脏供氧需求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轻度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可通过硝酸甘油缓解,但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评估冠状动脉情况。
典型的心肌缺血胸痛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医学上称为"心绞痛"。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与普通胸痛不同,心绞痛具有明确诱因如寒冷刺激、饱餐后和缓解因素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如上腹痛或背痛,容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可能引发心悸症状。患者自觉心跳沉重、快速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出汗、头晕等自主神经症状。这种心悸多为一过性,与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有关。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段改变或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变化。
心肌缺血时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可能引起肺淤血而导致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平地快步走或上坡时明显,严重者在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这种气短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不同,常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CTA或造影能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常主诉不明原因疲劳,表现为日常活动耐力下降、精神不振。这与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血液检查可能显示心肌酶谱正常,但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缺血表现。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乏力可能是唯一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冠状动脉痉挛。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