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宫颈癌的原因是什么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其他诱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多孕多产、长期吸烟及性行为过早。高危因素主要有HPV16/18型感染、免疫抑制状态、多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长期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

1、HPV感染:

约70%宫颈癌与HPV16型和18型相关。高危型HPV的E6/E7癌蛋白会干扰抑癌基因功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病毒持续感染超过2年时,宫颈上皮内瘤变风险显著增加。定期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2、免疫缺陷:

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宫颈癌发病率较常人高5-10倍。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HPV病毒,使得感染更易持续。建议免疫缺陷人群每6个月进行宫颈癌筛查,必要时接种九价HPV疫苗。

3、生育因素:

分娩3次以上女性患病风险增加2-3倍。多次妊娠导致宫颈移行带反复外翻,增加HPV感染机会。妊娠期激素变化也会促进病毒整合入宿主DNA。产后42天复查时应重点关注宫颈状况。

4、烟草暴露:

吸烟者宫颈黏液中的尼古丁代谢物可损伤宫颈上皮细胞DNA。每日吸烟超过15支且持续10年以上,患癌风险提升50%。烟草中的苯并芘等致癌物会与HPV产生协同致癌作用。

5、性行为因素:

初次性生活早于16岁者风险增加2倍,多个性伴侣会使HPV暴露几率倍增。性交时宫颈微小创面为病毒侵入创造条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60%的HPV感染风险,但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

预防宫颈癌需建立三级防护体系:一级预防为9-45岁女性接种HPV疫苗;二级预防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女性每3年做TCT检查,30岁以上联合HPV检测;三级预防对癌前病变患者及时行宫颈锥切术。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戒烟、控制生育次数,经期避免同房。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早期宫颈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