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开放性气胸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胸腔闭式引流、清创缝合、抗生素治疗、镇痛管理和氧疗支持。
通过置入胸腔引流管排出积气恢复负压,是开放性气胸的核心治疗手段。引流管通常置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四肋间,连接水封瓶防止气体反流。需持续观察引流液性状及气泡溢出情况,多数患者在48-72小时内肺复张后可拔管。
对胸壁缺损进行彻底清创后分层缝合,关闭胸膜腔与外界通道。合并肋骨骨折时需用钢丝固定,大面积组织缺损可能需转移皮瓣修复。清创前后需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指导抗生素使用。
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克林霉素覆盖常见病原体,后期根据药敏结果调整。开放性气胸易继发脓胸或肺炎,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过敏反应。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缓解胸痛对呼吸的抑制,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非阿片类药物,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吗啡。疼痛控制有助于患者配合深呼吸锻炼预防肺不张。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改善低氧血症并促进胸腔气体吸收。血氧饱和度需维持在90%以上,合并呼吸衰竭时需无创通气支持。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开放性气胸患者出院后应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返院。日常加强营养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戒烟并练习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少胸腔压力。恢复期出现焦虑情绪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