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乳腺炎、淋巴结核、淋巴瘤、乳腺癌转移、免疫系统疾病等。腋窝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局部或全身出现异常时,淋巴结可能发生反应性增生。
哺乳期女性因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易引发乳腺炎,炎症刺激可导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常伴有乳房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排空乳汁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表现为质地较硬、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可能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确诊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病理活检,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
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可导致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能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诊断依赖淋巴结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包括化疗方案如CHOP方案、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等。
乳腺癌细胞经淋巴管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可触及质地坚硬、固定不移的肿大淋巴结,常伴有乳房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及淋巴结活检确诊,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手段。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起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皮疹等特征性表现,需通过抗体检测确诊,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应观察是否伴随红肿热痛、质地变化、活动度改变等情况。建议完善血常规、超声检查等初步筛查,必要时进行淋巴结活检。日常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淋巴结,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两周或直径超过1厘米,应及时至普外科或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