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没坏但疼痛可能由牙本质敏感、牙龈炎、牙周炎、牙隐裂或三叉神经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牙周治疗、根管治疗、牙体修复或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本质暴露,冷热刺激引发短暂锐痛。使用含钾盐的脱敏牙膏可封闭牙小管,严重者需医生进行氟化物涂布或树脂覆盖治疗。避免过度刷牙及酸性饮食。
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红肿,咀嚼时产生钝痛。表现为刷牙出血伴局部压痛,通过超声洁治清除牙石,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日常需使用牙线清洁邻面。
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咬合时出现隐痛。X线显示骨丧失超过三分之一,需进行龈下刮治,必要时采用米诺环素缓释剂置入牙周袋。长期维护需每三个月复查。
肉眼不可见的微裂纹在咬硬物时引发闪电样疼痛。可通过染色法或咬合纸定位,浅裂采用复合树脂粘接,深裂需全冠修复防止裂纹扩展。
血管压迫神经导致阵发性刀割样疼痛,触碰面部特定区域诱发。卡马西平可作为诊断性治疗,确诊后需显微血管减压术。需与牙源性疼痛严格鉴别。
建议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线。若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需及时口腔科就诊排除根尖周病变。夜间磨牙患者可定制咬合垫,糖尿病患者需加强牙周维护。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多数牙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