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结晶尿可能出现尿色浑浊、排尿疼痛、尿频尿急、血尿、腰痛等症状。结晶尿通常由尿液成分异常、尿路感染、代谢紊乱、药物影响、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尿液中出现结晶时,由于晶体颗粒悬浮在尿液中,会导致尿液呈现浑浊或云雾状外观。这种浑浊可能呈现白色、黄色或淡红色,具体颜色取决于结晶的类型。尿酸盐结晶常使尿液呈黄色浑浊,磷酸盐结晶则多导致白色浑浊。结晶尿的浑浊程度与结晶浓度相关,通常在尿液静置后可见沉淀物沉积于容器底部。
当尿液中结晶浓度较高时,尖锐的晶体边缘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引起排尿时的灼热感或刺痛。这种疼痛多出现在排尿末期,严重时可能持续至排尿结束后数分钟。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排尿时哭闹不安。结晶尿引起的排尿疼痛通常为间歇性,在大量饮水后可暂时缓解。
尿路结晶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时,可能产生类似尿路感染的膀胱刺激症状。患者会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伴有难以控制的急迫排尿感。这些症状在晨起时可能更为明显,因夜间尿液浓缩导致结晶浓度升高。与感染性尿频不同,结晶尿引起的尿急通常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尿液中大量结晶可能划伤尿路上皮,导致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可见的血尿。草酸钙结晶尤其容易造成尿路机械性损伤。血尿程度通常较轻,表现为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血凝块。运动后血尿可能加重,因身体活动促使结晶与尿路黏膜摩擦增加。
当结晶在肾盂或输尿管聚集时,可能引起单侧或双侧腰部钝痛。疼痛部位多在肋脊角处,呈持续性或阵发性,活动后可能加重。严重时可出现肾绞痛,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腰痛并向会阴部放射。这种疼痛多由结晶阻塞尿路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引起,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发现结晶尿症状时应增加每日饮水量,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结晶成分。避免高嘌呤、高草酸食物如动物内脏、菠菜等,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可适量食用柑橘类水果帮助碱化尿液。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结晶变化情况。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尿路结石、代谢性疾病等潜在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