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该穴位主要有宣肺止咳、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等肺系疾病。
中府穴在体表定位时可采用仰卧位或坐位,从锁骨外侧端下方凹陷处向下摸到第一肋骨,其外缘与腋前纹头连线中点即为该穴。临床取穴时常以乳头为参考,男性乳头水平线旁开两横指再向上推至第一肋间隙。体表投影约在胸大肌、胸小肌之间,深层为肋间肌和胸膜,针刺时需注意避免伤及肺脏。
中府穴局部解剖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深层分布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及胸前神经分支。该区域与肺尖投影区相邻,针刺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气胸风险。穴位下方对应胸膜腔和肺上叶,刺激时可影响肋间神经及交感神经节,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呼吸系统。
作为肺经募穴,中府具有宣发肃降肺气的核心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改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对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配伍太渊穴可增强补益肺气效果,配合尺泽穴能加强清肺化痰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位可调节支气管平滑肌张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常规采用毫针直刺0.5-0.8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艾灸治疗时可用温和灸10-15分钟,适用于虚寒性咳喘。推拿按摩可用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配合云门穴可缓解肩背酸痛。穴位贴敷可选择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操作时需避开乳房组织,孕妇慎用针刺。
中府配列缺穴主治外感咳嗽,配肺俞穴治疗肺虚久咳,形成俞募配穴法。与足三里配伍可培土生金,改善脾肺气虚证。联合膻中穴能宽胸理气,缓解胸胁胀痛。现代针灸方案中,该穴常作为主穴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病的治疗方案,配合电针刺激可延长作用时间。
日常保健时可每日用掌心轻拍中府穴区域50-100次,有助于增强肺脏功能。进行穴位刺激时应保持环境温暖,避免风寒侵袭。若出现咳血、严重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肺系疾病患者可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穴位敷贴或针灸治疗,配合深呼吸锻炼能更好发挥疗效。注意保持穴位局部皮肤清洁,有感染或破损时禁止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