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中观察寄生虫卵主要通过显微镜检查粪便样本,常见寄生虫卵包括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肝吸虫卵等。寄生虫感染可能由饮食卫生不良、接触污染水源或土壤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蛔虫卵呈椭圆形,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颜色为棕黄色。感染后可能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食欲异常或营养不良。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复方甲苯咪唑丸等药物驱虫,同时需对衣物、床单进行高温消毒。
钩虫卵为无色透明椭圆形,内含多个卵细胞。感染者可能出现贫血、乏力、异食癖等症状,皮肤接触幼虫处可能出现瘙痒性皮疹。治疗可选用阿苯达唑颗粒、双羟萘酸噻嘧啶片等,严重贫血者需补充铁剂。
鞭虫卵呈纺锤形,两端有透明塞状突起。轻度感染可能无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腹泻、直肠脱垂或生长发育迟缓。临床常用阿苯达唑混悬液、甲苯咪唑咀嚼片进行治疗,同时需改善卫生条件。
蛲虫卵为不对称椭圆形,一侧扁平,内含幼虫。典型表现为夜间肛周瘙痒,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治疗需全家同时服用阿苯达唑颗粒,配合烫洗衣物、修剪指甲等预防措施。
肝吸虫卵是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形似芝麻,有卵盖。感染后可能出现肝胆区隐痛、黄疸或胆管炎。确诊后需使用吡喹酮片、三氯苯达唑片等药物,并避免生食淡水鱼虾。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充分洗净,肉类彻底煮熟,避免饮用生水。儿童玩耍后应及时洗手,定期修剪指甲。若出现反复腹痛、排便异常或检出虫卵,应遵医嘱完成全程驱虫治疗,治疗后需复查粪便确认虫体清除。家庭成员有感染者需共同检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