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巨结肠术后晚期并发症主要有肠梗阻、吻合口狭窄、小肠结肠炎、肛门失禁、生长发育迟缓等。巨结肠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及个体差异有关,需长期随访观察。
术后肠粘连或肠管蠕动功能未完全恢复可能导致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患儿出现呕吐、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时需警惕。可通过腹部X线或超声检查确诊,轻度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肠道吻合部位瘢痕增生可能造成管腔缩窄,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变细。早期发现可通过肛门扩张治疗,严重狭窄需行狭窄环切开术。术后定期肛门指检有助于早期识别。
肠道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反复发作的肠炎,典型症状为腹泻、血便伴发热。需进行粪便培养及血常规检查,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等抗生素。
肛门括约肌损伤或神经支配异常可导致控便能力下降,表现为污粪或完全失禁。生物反馈训练和肛门括约肌锻炼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括约肌成形术。
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影响体重增长和身高发育,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建议采用高热量配方奶喂养,补充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必要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皮炎。喂养时采取少量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和肛门直肠测压,监测排便功能。若出现发热、呕吐、腹胀加剧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家长需记录患儿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为随访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