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肚子痛想拉拉不出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痔疮、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腹胀、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等,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长期摄入低膳食纤维食物或饮水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结。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推荐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急性期可尝试饮用温蜂蜜水刺激肠蠕动。
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功能。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肠鸣音减弱,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建议养成固定排便时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机械性肠梗阻多与肠粘连、肿瘤压迫有关,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需通过腹部CT明确诊断,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接受肠梗阻导管置入术,部分性梗阻可尝试甘油灌肠剂辅助通便。
内痔脱垂或外痔水肿会阻塞肛管导致排便困难,常见肛门灼痛和便血。急性期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消肿止痛,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反复发作的Ⅲ度以上痔疮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特征为腹痛排便后缓解。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动力,配合聚乙二醇4000散软化粪便。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发因素。
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揉腹等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站。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便血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建议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等专科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