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情绪障碍可通过心理治疗、家庭干预、学校支持、药物治疗、行为训练等方式治疗。儿童情绪障碍通常由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困难、神经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认知行为疗法是改善儿童情绪障碍的核心方法,通过帮助儿童识别和调整负面思维模式,减少焦虑或抑郁情绪。游戏治疗适用于低龄儿童,借助沙盘、绘画等媒介表达内心感受。心理教育能帮助儿童理解自身情绪问题,增强应对能力。治疗需由专业心理师根据儿童年龄和症状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
家长需改善家庭互动模式,避免过度批评或保护。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有助于缓解儿童不安情绪。
教师可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减轻儿童学习压力,例如分解任务目标或延长完成时间。建立包容的班级环境,减少同伴冲突引发的情绪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可提供定期情绪评估和团体辅导活动。
对于中重度情绪障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氟西汀胶囊、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调节神经递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可用于伴随冲动行为的情绪调节。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正念训练帮助儿童通过呼吸练习提升情绪觉察能力。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人际交往中的焦虑表现。感觉统合训练适用于伴随感觉处理异常的儿童,通过器械活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将儿童情绪障碍简单归因为性格问题。建立稳定的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限制屏幕时间并增加户外活动。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儿童表现,发现自伤或持续功能退化时应立即就医。记录儿童情绪变化日记能为医生提供诊疗参考,切忌因病耻感延误专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