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和尿酸偏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关节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尿酸偏高可能诱发痛风或肾结石。这两种异常通常与代谢紊乱、饮食结构失衡等因素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能力,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这种情况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伴随胸闷、心悸等症状时,需警惕心肌缺血。
尿酸偏高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严重时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
持续高尿酸状态可能促使尿酸盐在肾小管沉积,初期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微量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尿酸性肾病,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肾结石,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
这两种指标异常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腹型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受损等表现。这种代谢紊乱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早期干预对预防2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严重高尿酸血症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上腹痛伴呕吐。研究显示尿酸结晶可能激活胰腺内炎症通路,这种情况在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时风险更高。需警惕持续性腹痛等预警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四项和尿酸水平,饮食上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但痛风急性期应避免关节负重。出现关节肿痛或胸闷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长期管理需结合体重控制、戒烟限酒等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