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阳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5个症状暗示已有艾滋通常包括持续发热、体重骤降、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和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这些症状多出现在感染后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时,需结合HIV抗体检测确诊。
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个月且体温波动在38℃以上,可能与HIV病毒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调节紊乱有关。部分患者伴随夜间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需与结核病、淋巴瘤等疾病鉴别。确诊需通过HIV核酸检测或抗体筛查,早期发现可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无明确节食行为,常见于HIV消耗综合征。病毒持续复制消耗机体蛋白储存,同时合并口腔溃疡或食管念珠菌感染影响进食。营养支持可选用高蛋白肠内营养粉剂,合并机会性感染时需联用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每日水样便超过3次且持续超过1个月,可能因HIV直接损伤肠黏膜或继发隐孢子虫感染。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及虫卵,严重者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除抗病毒治疗外,可配合蒙脱石散止泻,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诺氟沙星胶囊。
每年发生4次以上严重细菌感染或2次以上肺炎,提示CD4细胞计数可能低于200个/μL。常见口腔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表现为白色伪膜,皮肤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疣体。免疫重建需长期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片,合并感染时联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直径超过1cm且持续3个月以上,多呈对称性无痛肿大。HIV病毒在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导致滤泡增生,需活检排除卡波西肉瘤。规范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多替拉韦钠片,肿大持续进展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疾控中心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需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避免生食及未消毒乳制品。接触性出血或皮肤破损应严格消毒,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机会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