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肠胃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脂油腻、生冷坚硬、高糖及产气食物。主要有辣椒、肥肉、冰淇淋、巧克力、豆类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肠黏膜损伤或刺激肠道蠕动,不利于炎症恢复。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含辣椒素,可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充血水肿加重。肠胃炎急性期食用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加剧。慢性肠胃炎患者长期摄入可能诱发黏膜糜烂。建议选择南瓜、山药等温和食材烹调。
肥肉、炸鸡、奶油等食物需要大量胆汁和胰液分解,会增加发炎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脂肪堆积在肠壁可能延缓炎症消退,部分患者会出现脂肪泻。烹调时可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日油脂摄入控制在25克以内。
冰淇淋、刺身等低温食物会引发胃肠痉挛,坚果、糙米等粗硬食材可能机械性刮伤黏膜。肠胃炎患者肠道敏感性增高,进食后易出现阵发性绞痛。建议食物加热至60摄氏度以上,肉类炖煮至软烂状态。
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可能改变肠道渗透压,加重腹泻症状。部分糖醇类代糖成分会促进肠道菌群发酵产气。血糖波动还可能影响黏膜修复速度。症状缓解期可少量食用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
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会加重腹胀不适。肠道炎症时气体排出受阻,可能诱发肠绞痛。发酵类食物如酸菜含较多组胺,可能刺激黏膜分泌增多。可选择冬瓜、胡萝卜等低纤维蔬菜过渡。
肠胃炎恢复期建议采用低渣饮食,将食物处理为糊状或流质状态。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加重负担。可适量补充电解质水防止脱水,优先选择煮苹果、米汤等收敛性食物。若呕吐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时,须与饮食间隔2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