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测腕骨是否正常

6.32万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腕骨是否正常可通过观察外观、活动度、疼痛反应、握力测试及对比对称性等方式初步判断。腕骨由8块小骨组成,异常可能表现为肿胀、畸形、活动受限或异常声响。

1、观察外观

自然放松状态下双手平放桌面,对比两侧腕部轮廓是否对称。正常腕骨区域无隆起或凹陷,皮肤颜色均匀。若出现局部肿胀、皮下淤青或关节变形,可能提示骨折、脱位或关节炎。腕关节背侧出现圆形凸起常见于腱鞘囊肿。

2、检查活动度

腕关节应能完成掌屈50-60度、背伸35-60度、尺偏25-40度、桡偏15-25度的活动范围。缓慢做画圈动作时不应有卡顿感或弹响。活动受限伴摩擦音需警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或退行性病变。

3、按压疼痛反应

用拇指依次按压舟骨结节、月骨凹、三角骨及豆状骨区域。正常按压仅有轻微酸胀感,若某点出现尖锐疼痛可能对应骨折或炎症。鼻烟窝压痛是舟骨骨折典型体征,月骨区压痛可能提示月骨缺血性坏死。

4、握力测试

双手同时握拳后持续发力5秒,对比两侧握力差异。健康腕骨可承受均匀压力而无不适。若患侧握力明显减弱伴桡侧疼痛,需考虑腕管综合征或桡神经压迫。测试时突发剧痛应立即停止,可能存在急性韧带撕裂。

5、双侧对比

双手合十做祈祷姿势观察腕高差异,正常两侧腕骨高度差不超过3毫米。腕关节背靠背反祈祷姿势时,患侧活动度下降提示桡腕关节病变。日常使用鼠标时单侧腕部频繁酸痛可能为腕骨排列异常所致。

自测发现腕部持续疼痛超过3天、活动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明显畸形时,应及时至骨科或手外科就诊。日常避免手腕过度负重,使用电脑时保持前臂与手腕水平,睡眠时可用护腕保持中立位。急性扭伤后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2-3小时重复一次有助于减轻肿胀。长期手腕不适者可进行抓握力球训练增强腕周肌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