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5.4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蛋白偏高可能由剧烈运动、饮水不足、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一过性尿蛋白升高,通常表现为运动后尿液泡沫增多,但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尿蛋白可自行恢复正常。建议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2、饮水不足

体内水分不足时尿液浓缩,可能出现尿蛋白假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日常应保证每日饮水量,成人建议每天饮用2000毫升左右水,避免长时间憋尿。

3、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细菌入侵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可能伴随尿蛋白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

4、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尿检可见蛋白尿。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雷公藤多苷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5、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下降。患者需严格控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黄葵胶囊等药物,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

发现尿蛋白偏高应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优质蛋白选择鸡蛋、鱼肉等。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