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宝宝细菌性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补液支持、物理降温、氧疗等方式治疗。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青霉素类适用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肺炎有效。用药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完成全程治疗。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溶液可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对于痰液黏稠的患儿,可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进行雾化祛痰治疗。雾化后需协助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热和呼吸急促可能导致脱水,需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和皮肤弹性。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吸收中毒。高热持续不退或伴有惊厥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出现呼吸困难时需给予氧疗。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4%以上。严重呼吸衰竭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支持,需在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原则,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蔬菜泥。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若出现嗜睡、拒食、呼吸急促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