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癌的早期筛查

5.49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肺癌的早期筛查是指通过医学检查手段在无症状人群中识别早期肺癌或癌前病变,主要方法有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检测、痰细胞学检查等。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手段,能发现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该检查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六分之一,适合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每年定期检查。筛查中若发现磨玻璃样结节或实性结节,需结合大小、形态等特征进一步评估。

2、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辅助筛查。但标志物单独检测特异性较低,常需联合影像学检查。部分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肺癌风险,需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痰细胞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检查痰液中脱落细胞形态,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筛查。该方法无创且成本低,但对小病灶检出率有限。连续三天晨起深咳痰液送检可提高准确性,若发现异型细胞需进一步做支气管镜检查。

4、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基于深度学习的AI系统可自动分析CT图像,识别微小结节并评估恶性概率。该技术能减少人工阅片误差,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目前已在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应用于筛查工作。

5、液体活检技术

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DNA、外泌体等生物标志物实现无创筛查。该技术对早期肺癌灵敏度可达60%,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CT检查的人群。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来可能成为重要补充手段。

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职业暴露人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筛查发现异常时需遵医嘱完善支气管镜、PET-CT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吸入,保持居室通风,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和硒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