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手足口病初期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患儿口腔疱疹可能导致疼痛拒食,可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产品,餐后及时漱口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家长需观察口腔疱疹是否出现溃烂或脓性分泌物。
手足臀部皮疹应保持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家长需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挠,皮疹异常红肿化脓应及时就医。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果泥,避免酸性、坚硬或过烫食物加重口腔疼痛。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清热解毒饮品。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注意母亲手部清洁。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内通风,衣被不宜过厚。若持续高热或伴有寒战、惊厥,需立即就医排除重症倾向。
针对肠道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口腔疼痛可用开喉剑喷雾剂,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严禁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需严格按处方使用。
手足口病初期护理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和肢体活动情况。居家隔离至少两周,患儿用品需每日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应加强手卫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但须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感染科或儿科急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