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黑眼圈严重是怎么回事

3.7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孩子的黑眼圈严重可能与遗传因素、睡眠不足、过敏性鼻炎、缺铁性贫血、眼部血液循环不良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作息、治疗原发病、局部护理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孩子因家族遗传导致眼周皮肤较薄或色素沉积明显,表现为持续性黑眼圈。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揉搓眼睛,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色素沉着。若伴随眼睑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缓解症状。

2、睡眠不足

儿童每日需要9-12小时睡眠,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眼周微循环障碍,形成青黑色眼圈。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保持黑暗安静环境。对于因焦虑失眠的孩子,可咨询医生后使用枣仁安神胶囊辅助调理。

3、过敏性鼻炎

鼻黏膜充血肿胀会压迫眼周静脉,导致血液淤积形成暗沉。患儿常伴有鼻痒、喷嚏等症状,家长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接触尘螨等过敏原。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症状。

4、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会使眼睑皮肤呈现灰蓝色,患儿多伴随乏力、食欲减退。建议家长每周提供动物肝脏、牛肉等富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

5、眼部血液循环不良

长时间用眼过度或屈光不正会导致眼肌疲劳,静脉回流受阻形成黑眼圈。家长应监督孩子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温热毛巾敷眼。对于近视患儿要及时配镜矫正,必要时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微循环。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让孩子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西蓝花、菠菜等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冬季外出时可轻柔按摩孩子眼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用力拉扯皮肤。若黑眼圈持续加重或伴随眼睑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眼科就诊排查肾病、内分泌疾病等潜在病因。建立饮食、运动、睡眠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方案是改善儿童黑眼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