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口臭通常表现为腐臭味或酸臭味,且刷牙后难以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胃部病变、胃酸反流、口腔菌群失衡等机制导致口臭,常伴随上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分解胃内尿素产生氨气,氨气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后经呼吸排出,形成特殊的腐臭味。这种气味与普通食物残渣引起的口臭不同,呈现类似臭鸡蛋或腐败食物的特征,使用漱口水或口腔清洁产品效果有限。
胃酸反流至口腔时,混合胃内食物发酵产生的气味形成酸臭异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当伴有胃食管反流时,酸臭味尤为明显,尤其在空腹时可能加重,常伴有咽喉灼热感。
此类口臭具有持续存在的特点,与暂时性饮食因素引起的口臭不同。即使保持严格口腔卫生,气味仍会反复出现,因为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的持续存在会不断产生异味物质,需根除细菌才能彻底消除。
幽门螺杆菌口臭多合并消化道症状,包括餐后饱胀、反复打嗝、胃部隐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舌苔厚腻、口腔黏膜炎症等口腔表现,这些症状与口臭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高蛋白饮食后口臭可能加剧,因蛋白质为幽门螺杆菌提供代谢底物。吸烟、饮酒、压力增大等因素也会加重异味,这些行为可能刺激胃酸分泌或影响胃肠蠕动,促进细菌代谢产物释放。
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根除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组合。日常应注意分餐制避免传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餐后及时清洁口腔,治疗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药效。定期复查确保细菌根除,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