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道闭锁是先天性的吗

1.78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新生儿胆道闭锁通常是先天性的,可能与胚胎期胆管发育异常有关。胆道闭锁主要表现为黄疸、陶土色粪便、肝脾肿大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或胆道造影确诊。

胆道闭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胚胎发育过程中胆管系统形成障碍是主要因素。部分患儿在妊娠早期受到病毒感染或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胆管结构异常。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但具体基因变异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出生后1-2周内即可观察到持续性黄疸,粪便颜色逐渐变浅至灰白色,尿液呈现深黄色。随着病情进展,肝脏逐渐硬化并出现门静脉高压。

极少数情况下,新生儿胆道闭锁可能与后天因素相关。例如胆管系统在围产期遭受损伤或炎症反应,导致胆管纤维化闭塞。这类情况可能伴随其他系统感染或代谢性疾病,但临床占比极低。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胆道闭锁,均需在出生后60天内完成葛西手术干预,否则将发展为不可逆肝损伤。

确诊胆道闭锁后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期监测肝功能。家长需定期复查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观察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及粪便颜色变化。母乳喂养时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术后6个月内是肝功能恢复关键期,建议每2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胆管通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