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级别膀胱癌

5699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低级别膀胱癌是指恶性程度较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属于膀胱癌中预后较好的类型,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且转移概率低。

低级别膀胱癌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结构与正常尿路上皮相似,核分裂象较少,细胞异型性轻微。这类肿瘤多呈乳头状生长,主要局限于膀胱黏膜层或固有层,极少侵犯肌层。患者常见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早期病例甚至无明显症状。诊断需结合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及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

虽然低级别膀胱癌进展风险较低,但仍存在复发可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注射液、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等降低复发率,或采用卡介苗灌注进行免疫治疗。患者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吸烟及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每月复查尿常规并遵医嘱进行膀胱镜随访。长期观察显示,规范治疗后的低级别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级别肿瘤。

低级别膀胱癌患者需终身监测病情变化,即使完成治疗也应每3-6个月进行膀胱镜检查。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血尿立即就医。保持清淡饮食,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适当补充十字花科蔬菜。避免长时间憋尿,性生活中注意会阴部清洁。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但禁忌剧烈对抗性运动以防膀胱外伤。心理上需正视疾病可治性,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