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色暗沉发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肝胆疾病、贫血等原因有关。脸色暗沉发黄通常表现为皮肤失去光泽、呈现黄褐色或灰黄色,可能伴有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导致皮肤黑色素代谢异常,表现为天生肤色偏黄或暗沉。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日常防晒、使用含维生素C的护肤品帮助改善肤色。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减少色素沉着。
长期缺乏优质蛋白、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会导致皮肤代谢障碍,表现为面色萎黄。常见于过度节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的人群。建议增加瘦肉、鸡蛋、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剂补充营养。
长期熬夜会扰乱皮肤细胞修复机制,导致角质层含水量下降、血液循环减慢,出现肤色暗沉。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黄疸性面色发黄,常伴有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症状。需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测,可能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导致皮肤苍白发黄,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抑制黑色素生成。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若面色发黄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血液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皮肤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