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症状严重或存在脊髓损伤风险的患者。颈椎病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微创颈椎手术等。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是通过颈部前方切口切除病变椎间盘并植入融合器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该手术可直接解除神经压迫,术后需佩戴颈托固定4-6周。手术可能引起暂时性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但多数可自行恢复。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颈部后方切口扩大椎管容积,适用于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保留颈椎活动度但可能造成颈部肌肉损伤,术后需进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该术式对脊髓腹侧压迫效果有限,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人工假体,适用于年轻、单节段病变且骨质良好的患者。该手术能保留颈椎活动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但存在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可能。术后需避免颈部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影像学。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通过切除部分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实现彻底减压,适用于严重椎体后缘骨赘或椎体骨折患者。手术需使用钛网、钢板等内固定材料,术后颈椎活动度会明显受限。该术式创伤较大,可能出现脑脊液漏、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微创颈椎手术包括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微创通道下减压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手术视野有限,对复杂病例减压可能不彻底,需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操作。
颈椎病术后需保持正确颈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睡眠时使用颈椎专用枕维持生理曲度,术后3个月内禁止游泳、羽毛球等颈部负荷大的运动。康复期可进行颈部等长收缩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定期复查颈椎X线或MRI评估融合情况,如出现手部麻木加重、行走不稳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