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放射疼痛可能出现在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下颌、上腹部等位置。心脏放射疼痛通常与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由非心脏因素如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等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心前区是心脏放射疼痛最常见的部位,位于胸骨后或左侧胸部。疼痛可能表现为压迫感、闷痛或绞痛,常由心肌缺血导致。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持续数分钟,活动后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更为剧烈且持久,可能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
心脏疼痛可沿神经放射至左肩及左臂内侧,表现为钝痛或麻木感。这种牵涉痛与心脏和上肢的胚胎发育同源神经支配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15%以左肩臂疼痛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认为肩周炎或肌肉劳损。疼痛可能从胸部向手臂放射,活动上肢不会加重症状。
部分心脏疾病患者会出现下颌、牙齿或颈部疼痛,女性更易发生这种非典型表现。疼痛可能为单侧或双侧,常被误诊为牙源性疼痛。这种放射痛与迷走神经传导通路相关,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心脏症状。夜间突发下颌疼痛且与咀嚼无关时需警惕心源性可能。
心脏下壁缺血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腹部,表现为烧灼感或胀痛,易与胃病混淆。患者可能主诉"胃痛"伴恶心呕吐,但腹部按压无压痛,服用胃药无效。这种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因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痛觉传导异常。上腹痛伴随冷汗、血压下降需立即排查心肌梗死。
心脏后壁缺血可引起后背中部或左侧肩胛区疼痛,表现为深部钝痛或压迫感。主动脉夹层导致的撕裂样疼痛也会放射至后背,常伴有血压异常。这种放射痛在体位改变时不缓解,可能与心脏和脊柱的神经节段分布重叠有关。突发持续性后背痛需紧急排除心血管急症。
出现心脏放射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休息。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症状,记录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者更应提高警惕。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随意识改变,需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