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肌肉内血管瘤是一种发生在骨骼肌内的良性血管肿瘤,主要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构成。肌肉内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外伤、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肌肉内血管瘤通常生长缓慢,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局部疼痛或压迫感。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或外力刺激后症状加重,肿块质地较软且有弹性,按压时可能缩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核磁共振有助于明确诊断,典型表现为肌肉内边界不清的占位性病变伴丰富血流信号。
肌肉内血管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症状决定。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定期观察,出现疼痛或功能障碍时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对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出血的病例,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需注意完整切除防止复发。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肌力下降,多数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逐步恢复。
确诊肌肉内血管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局部外力撞击,防止肿瘤破裂出血。日常可适度进行低强度肌肉拉伸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发现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疼痛加剧或皮肤颜色改变,应及时复查排除恶变可能。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内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