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怎么保养最好

3.15万次浏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控制情绪、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保养。心脏病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心脏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适量食用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其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减少炎症反应。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体重。

2、规律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分次完成。运动前需热身,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可结合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增强肌肉力量。运动时监测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70%。若出现胸闷、头晕需立即停止。

3、控制情绪

长期焦虑或愤怒可能升高血压和心率,增加心脏负荷。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参与社交活动或兴趣爱好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严重情绪障碍需心理科干预。

4、规范用药

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心绞痛,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若出现牙龈出血、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冠状动脉CT或造影根据病情1-2年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心脏病患者需戒烟限酒,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冬季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围巾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缺氧。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备好急救联系方式。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复诊时供医生参考。长期规范管理可显著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