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5.66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孩子走路脚后跟疼可能与生长痛、足底筋膜炎、跟骨骨骺炎、外伤或跟腱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穿戴矫形鞋垫、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长痛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期时,骨骼和肌肉发育不协调可能导致跟骨周围牵拉性疼痛。表现为活动后轻度酸痛,休息后可缓解。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减少跑跳运动,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过度紧张可能引发跟骨附着点炎症,常见于扁平足或运动量大的儿童。症状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家长需为孩子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冲击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3、跟骨骨骺炎

8-14岁儿童跟骨骨骺未完全闭合,反复跳跃或奔跑可能导致骨骺损伤。典型症状为跟骨后方压痛和肿胀。家长应限制孩子剧烈运动,使用硅胶足跟垫分散压力。急性期可遵医嘱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配合超短波理疗促进恢复。

4、外伤因素

跟骨挫伤或应力性骨折可能引起局部持续性疼痛,多伴有淤青或压痛。家长需检查孩子近期是否有跌落或撞击史,伤后48小时内冰敷患处,后期热敷促进恢复。若怀疑骨折需及时就医,可能需石膏固定治疗。

5、跟腱炎

运动过量或鞋子不合脚可能导致跟腱止点炎症,表现为跟骨后上方疼痛和僵硬感。家长应调整孩子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做好拉伸,选择后帮稳固的运动鞋。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日常需注意控制孩子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鞋头宽松、后帮坚固且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运动前充分热身。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红肿发热,应及时到儿科或骨科就诊,排除感染、肿瘤等严重病变。定期进行足部肌肉拉伸训练,如用毛巾牵拉足底筋膜,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