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5.07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可能由遗传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窒息等因素引起。心脏骤停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1、遗传性心律失常

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可导致心室颤动引发心脏骤停。这类疾病多与基因突变相关,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心悸前驱症状。确诊需依靠心电图和基因检测,高危患者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

2、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时,可能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典型表现为持续胸痛伴大汗淋漓,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需紧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同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严重电解质紊乱

血钾低于3.0mmol/L或高于6.5mmol/L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低钾血症常见于利尿剂过量使用,高钾血症多与肾功能衰竭相关。需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严重者需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

4、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会抑制钠钾泵功能,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延长QT间期,均可能诱发室颤。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特效解毒剂。

5、窒息

气道梗阻或呼吸衰竭导致严重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会受到抑制。常见于溺水、异物卡喉等意外事件,表现为发绀和意识丧失。需立即解除气道梗阻,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同时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有猝死史家族成员应进行心脏评估,运动员需排查肥厚型心肌病。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