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肺癌确诊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三个标准综合判断。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手段,可发现肺部异常阴影。低剂量螺旋CT能更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及周围浸润情况,对早期肺癌检出率较高。PET-CT可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及全身转移状况。影像学检查虽不能直接确诊,但能为后续检查提供定位依据。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可直接获取病变组织。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在CT引导下精准取材。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活检可获取更大样本。病理检查能明确肿瘤类型,如腺癌、鳞癌等,是确诊的金标准。
癌胚抗原在肺腺癌中可能升高,细胞角蛋白19片段对鳞癌诊断有一定价值。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细胞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动态监测对疗效评估和复发预警有辅助作用。
确诊肺癌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戒烟是首要预防措施,长期吸烟者应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感染。出现持续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