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黄色是什么原因

4.9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发黄可能由胡萝卜素血症、肝胆疾病、贫血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常见诱因主要有饮食因素、肝胆功能异常、溶血性贫血、药物影响、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1、饮食因素

短期内大量进食富含胡萝卜素的柑橘、南瓜等食物可能导致暂时性皮肤黄染,称为胡萝卜素血症。这种生理性黄染以手掌、足底明显,巩膜无黄染,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1-2周可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日常注意膳食均衡即可。

2、肝胆功能异常

胆红素代谢障碍是病理性皮肤发黄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肝硬化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巩膜黄染、尿液深黄等症状。急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胆道梗阻需通过ERCP等手术解除。

3、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会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引发溶血性黄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等疾病可能出现皮肤苍黄伴酱油色尿,急性发作期需输注洗涤红细胞,慢性患者可服用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改善贫血。

4、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含有阿的平的抗疟药,或过量服用呋喃妥因等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皮肤黄染。这种改变通常均匀分布于全身,停药后逐渐消退。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肝毒性药物联用。

5、遗传代谢性疾病

吉尔伯特综合征等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可导致间歇性轻度黄疸,常因疲劳、感染诱发。患者以青少年多见,一般无须治疗,发作期可通过苯巴比妥片诱导酶活性,日常需避免饮酒和过度节食。

发现皮肤持续发黄需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项目。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溶血体质者需禁食蚕豆及相关药物。新生儿黄疸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