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的区别

5.16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是两种常见的急症,主要区别在于异物滞留部位及引发的症状不同。食管异物指食物或其他物体卡在食管内,气管异物则是物体误入气管或支气管。两者处理方式和风险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1、滞留部位

食管异物多停留在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即食管入口、主动脉弓压迹处及食管穿过膈肌处。患者常表现为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或胸骨后不适。气管异物则多位于主支气管或右支气管,因右支气管较粗短且角度陡直,异物更易坠入。气管异物可导致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症状表现

食管异物以局部刺激症状为主,可能出现流涎、呕吐或颈部压痛。若异物尖锐可能引发食管穿孔,出现发热、皮下气肿等严重并发症。气管异物则表现为突发性呛咳、喘鸣音或发绀,严重时出现三凹征。长期滞留可能引发肺炎、肺不张等肺部感染。

3、检查方法

食管异物诊断首选食管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可明确异物位置及食管损伤程度。气管异物需通过胸部X线、CT或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镜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对于金属类物体,X线检查可快速定位。

4、处理原则

食管异物可在胃镜下用异物钳取出,较大或尖锐异物需全麻下操作。若已出现穿孔需禁食并抗感染治疗。气管异物需立即行支气管镜取出术,出现窒息时需先行海姆立克急救法。两种异物取出后均需观察是否发生黏膜损伤或感染。

5、风险程度

气管异物危险性更高,可能短时间内导致窒息死亡。食管异物风险相对较低,但尖锐异物可能刺破主动脉引发大出血。儿童、老年人及醉酒者更易发生误吸,进食时应避免说笑或匆忙吞咽带核食物。

预防异物卡喉需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避免给幼儿喂食坚果、果冻等高危食品。出现疑似异物梗阻时,食管异物可尝试少量饮水观察,气管异物切忌拍背或手指抠挖,应立即就医。老年人应定期检查义齿固定情况,进食时注意剔除鱼刺、骨渣等尖锐物。若异物取出后仍有持续疼痛或咳嗽,需复查排除继发感染或残留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