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口炎的区别有哪些

4.97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疱疹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口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病原体类型及伴随症状。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病变集中于咽部;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导致,病变多见于口腔黏膜及唇周。

1、病原体差异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发,属于肠道病毒属,具有较强传染性。疱疹性口炎则因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所致,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常潜伏于神经节。两种病毒在传播途径、潜伏期及复发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2、病变位置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多出现在软腭、悬雍垂及咽后壁,严重时可波及扁桃体。疱疹性口炎的病变集中于口腔黏膜、舌缘及口唇周围,少数累及牙龈。前者病灶较深在,后者更易观察到表浅溃疡。

3、症状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痛、吞咽困难为主,疱疹破溃后形成灰白色溃疡。疱疹性口炎早期表现为口腔灼热感,继而出现簇状水疱,伴明显口臭及流涎,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两者均可有淋巴结肿大,但前者以颈部为主。

4、病程进展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通常持续5-7天,发热多在3日内消退。疱疹性口炎急性期约2周,初次感染症状较重,复发时病程缩短。前者罕见复发,后者病毒可长期潜伏,在免疫力下降时反复发作。

5、并发症风险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并发脱水或热性惊厥,极少数引起心肌炎。疱疹性口炎可导致疱疹性龈口炎或角膜结膜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播散性感染。两者均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可能。

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不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儿童出现持续高热或拒食时,家长需及时就医。恢复期注意补充水分及维生素,餐具需单独消毒。免疫功能异常者应定期复查,预防病毒再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