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巨块型肝癌

4.06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巨块型肝癌是指肿瘤直径超过10厘米的原发性肝癌,属于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恶性程度较高且进展较快。巨块型肝癌可能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块、持续性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

1. 病因与高危因素

巨块型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肝损伤,长期酗酒引发的酒精性肝硬化,以及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这类患者肝脏背景多伴有严重纤维化或结节性改变。

2. 病理特征

病理学上表现为单发巨大肿瘤灶,常占据肝脏一叶以上,切面呈灰白色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异型增生,细胞核分裂象活跃,肿瘤边界呈浸润性生长。约60%病例合并门静脉癌栓,这是区别于普通肝癌的重要特征之一。

3. 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肿瘤增大会出现右上腹质硬肿块、持续性钝痛。晚期可见皮肤巩膜黄染、腹水、下肢水肿等门脉高压表现。部分患者因肿瘤自发性破裂导致急腹症就诊,此时常伴有失血性休克。

4. 诊断方法

增强CT或MRI可显示直径超过10厘米的占位性病变,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快速消退。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多显著升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明确病理类型,但需注意出血风险。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

5. 治疗策略

对于肝功能储备较好的患者,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方案,但需评估剩余肝体积是否足够。无法手术者可考虑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胶囊联合免疫治疗。射频消融对小型卫星灶有效,肝移植在严格筛选的早期病例中可能适用。

巨块型肝癌患者应保持高蛋白低脂饮食,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粉剂,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需避免腹部撞击。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出现腹痛加剧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严格戒酒并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