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拔罐疗法等。静脉曲张可能与久站久坐、气血瘀滞、寒湿侵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青筋凸起、酸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静脉曲张多因气虚血瘀或寒湿阻络所致,可遵医嘱使用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剂。补阳还五汤含黄芪、当归等成分,有助于益气活血。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药材,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活血类方剂。
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制成膏剂或洗剂外敷患处,常用药物包括金黄散、七厘散等。金黄散含大黄、黄柏等成分,可缓解肿胀疼痛。七厘散含乳香、没药等药材,能促进局部微循环。皮肤破损或过敏体质者禁用。
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针灸可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酸胀感。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出血性疾病患者及孕妇应避免。
沿下肢经络走向进行推拿,配合点按承山、委中等穴位,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手法需轻柔避免直接按压曲张静脉,每日可重复进行。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发作期禁止按摩。
在腰部及下肢膀胱经走行部位实施闪罐或留罐,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气血瘀滞。拔罐后可能出现短暂淤青属正常现象,皮肤感染或严重静脉炎患者不宜采用。
中医治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休息时抬高患肢。穿着医用弹力袜辅助治疗,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等活血食材。若出现皮肤溃疡、血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